Quantcast
Channel: 徐逸博园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1

杨梅竹斜街与星巴克

0
0

人生,常会遇到那么几件没有理由可说、非要说恐怕也说不清楚的事。

譬如——

2011516日。陪女儿冒酷热,沿着北京中轴线上走一走。走累了,歇歇脚,在这家星巴克三楼临窗的座位上,喝了一杯。

两个月后的2011717日。参加在单位的最后一次名为“北京红色之旅”的集体活动。与同事又坐在同一个临窗的座位上,喝了一杯。

这个临窗的座位视点颇佳。望出去,左侧箭楼,右面牌坊,可以俯瞰前门大街不错的街景。

2020116日。晨,奇寒,气象预报零下10度。再次来到这家星巴克。本着一根筋之原则,既来之则登之,刻意绕着曲里拐弯的狭窄木楼梯,登上三楼。又坐在临窗的这个座位上,再喝一杯。

莫非间隔九年来京,就是特意为了来这家店,登上三楼,坐在临窗的座位上喝上一杯咖啡,然后,看一眼窗外的风景?

冥冥之中有安排。时间和空间,停格在前门大街1号这家星巴克三楼临窗的座位上。

阴差阳错,住在杨梅竹斜街——算是住对了地方。

记得曾听叔公讲起过这条名字有点特别的街。他来京,访过这里的书局。我依稀有点印象。

杨梅竹斜街,与其说“街”,不如说是胡同。一条宁静的小胡同。

从清末到民国,一个读书人到京城,杨梅竹斜街可是不能不来的。

走在这条街上,套一句熟语,书香气息扑面而来,

当年,这是一条“文化出版街”,有点像上海的福州路。世界书局、中正书局、开明书局、广益书局、环球书局、大众书局、中华印书局等都聚集于此。

如今,林立的书局都不在了。然而,有人不甘心,要把旧时的书香墨韵,薪火相传。于是,开了一家模范书局,在31号。

模范书局名字起得好!活字印刷时代,活字为“模”,盛器为“范”,“模”“范”两字寓意文化发展与传承。

从大栅栏西街穿过弯曲如羊肠的青竹巷到杨梅竹斜街,出巷口,右拐几十步,就是坐落在街北的模范书局。它还保存着民国时期书局的模样。

如今纸本阅读式微。变成电脑阅读、手机阅读。要模范,谈何容易?即如我,快10年没好好在纸上写文习字了。

若干年后,“写字”这个动作,连带派生出来的“写字”的动词,会否被“码字”取代以致最后消亡?很有可能。

踱进书局,随便看看。算是对民国时期书籍出版的读书人,致以礼节性的问候。

回沪,非常时期,自我禁闭,宅家狂看书。看到侯仁之先生儿子回忆其父亲的文。“杨梅竹斜街”五字,刹那间在眼前放大。

那一节说起侯先生年轻时,“九一八事变”,国难当头,非常苦闷。放寒假时,一个人徒步40里路到杨梅竹斜街,为的是买一本开明书局出版的《中学生》杂志!

哎呀呀!我怎么不想着在模范书局买一册书,也好留一个小资情怀的念想?

查网,杨梅竹斜街33号是青云阁后门。青云阁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级商业娱乐场所,类似于上海南京西路的张园,或南市的半淞园。

康有为、谭嗣同、梁启超、鲁迅、郁达夫、梁实秋等名人都曾来青云阁,或访书会友,或饮酒作乐。

蔡锷也是在此结识小凤仙。

25号,曾是乾隆皇帝御赐给户部尚书、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。

61号,从前是酉西会馆,沈从文初到北京的落脚处。在这里,他写出了《边城》《湘西散记》等名作。

还有杨小楼和新凤霞,也曾住过这条街。住几号?不清楚。

杨梅竹斜街书局林立,文人扎堆,文化气息浓厚,是有原因的。

恐怕与这条街地理位置不无关系。你看它东临前门大街,餐馆多;南挨大栅栏,戏馆多;西连琉璃厂,文玩多;还有,很重要一点,不远处就是八大胡同,青楼多呀(我故意不说窑子)。

可以想见,彼时那些个文化人来京城,只要盘缠够足,荷包够丰,住杨梅竹斜街,吃喝玩逛在周边,不亦快哉!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1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